close

學資訊的人,日後當然是想當程式設計師;學法律的人,則不外乎是考律師執照。那麼學日文的人,是否就以當翻譯為第一志願呢?恐怕十分之一不到吧。不過,學語文的人除了翻譯之外,還有什麼工作比它更能印証自己的所學呢?
想我唸大二時,才大致學會日語日的基礎,便已對翻譯躍躍欲試,現在想起來,還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,才會一招半式也敢出來闖蕩江湖。當時和一位朋友一起去應徵某家漫畫出版社的翻譯,在各自領回稿件試翻後,朋友有諸多不解處,請我為她解答,再加以潤稿。最後,審查的結果出爐,我的那位朋友錄取了,而我卻沒受到青睬!?呵呵…翻譯的第一步,慘遭滑鐵盧。
好在當時沒有因此對翻譯卻步。一來,實在是沒有其他賺外快的方法,二來,還是那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想法。
後來看到台灣東販在徵譯者,便又跑去應徵,當時是大三。啥,考現場哦?要是翻不出來,掛在那裏怎麼辦?算了!想那麼多幹什麼!翻就對了。就這樣,跨出了我翻譯的第一步。
也許因為我是大三的菜鳥吧,當時一有漫畫要翻,編輯都會打電話來說:「新的漫畫來了,呃…很趕,一個禮拜要好哦。你來取件好不好?」
當時的我,戰戰兢兢,深怕錯失這樣的機會,「一個禮拜是吧?沒問題」、「要自己去拿哦?那我下午就到」。等翻完後,為了怕有洪喬之誤,我又是親自送到。現在想想,光坐車來回,就不知花了多少時間和金錢。俗話說的好「菜就愛忍耐」,為了經驗嘛,一切都可以不用計較。不過,也因為這樣的機會,而從漫畫中找到對翻譯的自信。儘管是一本漫畫,但是書中的每個句子、每個單字,一樣馬虎不得。或許是一句流行用語、大阪腔、或是某位不寫漢字的藝人綽號,這都可能讓人查資料查翻天(特別是在那個網路不是很發達的時代)。當原本的問題逐一破解後,就像解開一題艱深的方程式,或是找出電腦程式裏的臭蟲一般,一本書的翻譯才算完成,交稿的時候才不怕被人挑毛病。
你問我當時一本書的行情多少。老實說吧,好一點的一頁20元,差一點的一頁18元。整本書合算170~180頁。所以,我最愛的是格鬥漫畫,一頁「喝!」,再加一頁「看招!」,就現賺四十元(暗爽)。最怕的是作者的後記感言,密密麻麻的手寫字,不僅辨識困難,而且……一樣一頁20元(滴血)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和也 的頭像
    和也

    日文譯者談翻譯-高詹燦(和也)

    和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