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不知道別人翻譯的動力是什麼,不過,我曾聽說有人是為了拯救翻譯市場(肅然起敬,拍拍手)。若真的是以此作為原動力,恐怕不久便會癱在一旁;得找個實際一點的目標來作為動力才行。
我的動力可就實際多了,俗話說「時間就是金錢」,我的座右銘則是「字數就是金錢」。怎麼說呢?翻譯的稿費不外乎是以字數計算,如果一個字0.6元計,則翻完1000個字,便有600元進帳。關鍵是多少時間能翻完這1000個字。如果一個小時便能翻出1000個字,那就等同是600元的時薪,這樣可是媲美主管階級的時薪呢。反之,要是1000個字得花上三、四個小時,那就跟工讀生打工差不多了。
因此,我都是在這樣的原則下坐鎮電腦前,把握字數就是金錢的原則,挑戰主管階級的時薪。因為有這種「遠大」的目標,所以才坐得住;因為不是領固定薪水,所以我沒空打混摸魚;因為國定假日沒薪水可拿,所以假日我也得加班。每當翻得意興闌珊,快失去耐性時,就來個「電腦字數統計」,嘩~已經翻這麼多啦,不錯不錯,可以休息一下,今天的目標就快達成了。反之,要是字數統計的結果不甚滿意,就得告訴自己:「進度落後,得再加把勁」。
其實翻譯既可說是個懶散的工作,也可說是分秒必爭的工作。如果從事翻譯只是想享受那無拘無束的生活,心情不好就跑到外面的星巴克喝咖啡,哪天高興就放自己一天假,這樣的確是有人人稱羨的神仙生活,但荷包鐵定是空空如也,這是可以預見的。試想,別人辛苦地工作一天,儘管其中有不少打混摸魚的時間,但好歹也有八小時的工時,譯者既然已享有彈性的時間,是否該付出更多的工時,才能擁有同樣的薪資呢?如果是錢多、事少、「住家裏」,那人人都要來當翻譯,我大概也不用混了。
時間和字數的掌控,是當翻譯的一大課題。不見得稿費高就一定有賺頭,有時候也會跟作者八字不合,莫名地犯衝,雖然看得懂,但是要翻得順暢,卻得絞盡腦汁,相對地也將時間給拉長。反之,儘管譯稿的稿費低廉(像漫畫),但是翻起來行雲流水,如同打字一般時,倒也還划算。
如果譯者不乏稿源,便可從中做取捨,不過,為了怕拒絕一次,從此斷了這條生路,所以經常得是多頭馬車,同時進行。像我就曾經接過某家音響雜誌的譯稿,其實那不像在翻譯,倒像極了查單字專員(其實也該怪自己沒這方面的專業),每個零件、廠牌名稱,都得逐一查明。偏偏又是一些字典找不到的專有名詞,得上網搜尋,當時又裝不起寬頻,平白多花了許多撥接費,你問我稿費有多高?呵呵…一個字0.3元,比漫畫還少那麼一點,可真是賠本生意。之後,我再也不敢接了,不過,納悶的是,這類的雜誌總會找到同意這種價格的譯者,否則他們早調高稿費了。從這裏可以看出,台灣的翻譯市場真是競爭相當激烈,你不要,後面還一堆人在排隊呢。今天我可以瀟灑地說不,但哪天會不會落魄到連說不的勇氣都沒有呢?……老實說,我不敢想,若真是那樣,或許我也該看破,不如去當個工讀生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和也 的頭像
    和也

    日文譯者談翻譯-高詹燦(和也)

    和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